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振兴乡村教育的理论准备
发布时间:2018/6/28 0:00:00 已阅读:235 次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列表

高书国,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规划专家


正确的行动需要正确的理论,要实现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做好理论准备。

过去一百多年来,乡村教育的退败,首先应归根于乡村教育理论的失败。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森林法则。人类创造了城市,将城市作为权力中心,几乎将一切权力赋予城市,将一切资源配给城市,城市文化成为先进的代名词,甚至城市教育为正宗,乡村教育为另类。

在城乡发展博弈过程中,城市总是站在舆论和价值高地。乡村教育没有在理论上说清楚自己的先进性和存在的正当性,这才是导致全球包括中国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博弈中落败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来审视“小众化时代”的中国农村教育,进行必要的战略分析和理论思考。

城市文明是文明,乡村文明亦是历史更为悠久和更为重要的文明。古代的“乡”是一个大概念。周制,离都城百里以内的地区曰“乡”,百里以外曰“遂”。古代乡学与现代乡村学校概念不同。古代的乡学主要是指乡村教育。乡学是古代的地方学校,源于西周,塾、庠、序均为周代乡学之称。古代教育以乡为根、以乡为本。乡村教育早于城市教育,是人类正规教育的诞生地。

进入现代社会,乡的概念与范围发生了变化。乡在中国是一个行政和经济的概念,指的是县和县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域单位,与镇同级。乡与镇的区别在于,乡的区域面积小、人口规模少,并以农业人口为主。乡的概念所涵盖的范围缩小,乡村地区保留着最大的自然生态,主导着人类粮食的生产,承载着人类农耕文明,传承着乡土文化,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未来,乡在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都将十分重要。

从理论上分析,以人口结构为特征、以乡镇为单位,城镇化人口比例在30%以下的地区称为“乡村地区”,这样地区的教育便为乡村教育。从古到今,无论乡村教育如何变迁,乡村教育因乡而生,依乡而长的本性不会改变。乡村教育伴随乡村而生,是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传播地,不可能想象没有乡村教育的乡村。伴随着现代农耕文明的兴起,人类不可能也不会“消灭”乡村,乡村教育不应也不会因城镇化而消失,乡村教育伴随人类发展而成为“永恒”。

(一)必须重新定义乡村教育概念,确定乡村教育的定位

乡村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形态,是创造人类文明、持续推进人类进步的重要载体。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都是人类创造的教育形态,对于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及不可替代性。

乡村教育特别是现代乡村教育的典型特点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自然性、本土性、开放性、融合性和自治性。

1.自然性是乡村教育本质特征。乡村学校地处自然环境之中,乡村教育贴近自然,遵循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取材于自然、模仿自然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成为农村教育的内在品质。

2.本土性是乡村教育的文化特征。以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现代田园教育”为例,成佳乡产茶,成佳学校派生出“茶人教育”;甘溪乡出产雷竹,甘溪学校创设出“竹品人生”,这种兴于斯、长于斯、守于斯的本土性既成就了乡村教育,也彰显了乡村教育的本土特征。

3.开放性是现代乡村教育的内在要求。身守乡村,心系天下,从古代的乡试到现代的乡村学校,从乡村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乡村才俊。乡村教育历来向自然开放,向乡村社会开放,向外部世界开放。现代乡村教育更是告别了封闭和自守,吸纳了现代化思想、内容和手段,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向世界开放。

4.融合性是乡村教育的适应性特征。乡村在变迁,乡村教育也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而进步。而其适应外部挑战与内部生存需要的重要手段是提升自身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更多地来源于乡村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包容性、融合性。与自然融为一体、与生活融为一体、与世界融为一体,融合古今、融合中外,这便是乡村教育内在的生存法则。

5.自治性是乡村教育治理特征。由于空间、地理、交通特别是文化等多种原因,传统乡村教育特别是乡村学校依乡规而建,依乡规而治。这种自治性提升了乡村学校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乡村学校保持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少了许多对政府等外部力量的依赖性,也因此多了许多个性与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中明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治理也应体现这种自治精神、法治精神和德治精神。

(二)思考和追求的核心是什么是好的乡村教育

振兴乡村教育,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即什么才是好的乡村教育?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以古巴和哥伦比亚为例,称其为“把贫穷的农村学校办得比城市学校好”的地方。2012年,四川省蒲江县创造了以自然、绿色、开放、融合为核心价值的“现代田园教育”模式,实现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代表了中国农村内生型教育现代化的典型。

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并实施了《北京市支持乡村学校发展若干意见》,偏远山区教师待遇大幅提升,乡村学校面貌全面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以密云区为例,深山区中学教师平均工资可达到税后11000-12000元,校长最高可达到13000元。北京农村教育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乡村教师正在成为留得住、不想走、排队去的岗位。从长远来看,乡村教育不仅可以代表先进的过去,同样可以创造和代表先进的未来。

什么是好的乡村教育?我理解大体有四个特点:

◎第一,好的乡村教育是贴近自然的教育,它不仅让孩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要让孩子懂得并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好的乡村教育是有文化品质的教育,它不仅要教会孩子以知识,更要传承乡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让孩子读得懂乡情、记得住乡愁。

◎第三,好的乡村教育是有质量的教育,它不仅要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让下一代为面对21世纪世界与中国的未来做好准备。

◎第四,好的乡村教育是有获得感的教育,它不仅要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要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对“乡村教育是否可以培养现代人”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乡村教育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信中国乡村教育不仅能培养优秀的老一代,更能培养优秀的新一代;不仅能培养建设城市现代化的一代新人,更能培养铸就乡村现代化的一代新人——这应该也必然是中国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理论逻辑。

(摘自高书国《振兴中国乡村教育的理性思考——乡村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对策建议》)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

责任编辑 胜利


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网站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7023号-1
湖南中虎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417号

0731-82561769 / 8441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