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柳斌:着力发展素质教育
文:柳斌/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节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发展素质教育”这是第一次。这一表述传递了一个重大信息: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素质教育不但要实施、要坚持,而且要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在“发展素质教育”上下更大的功夫。
从素质教育提出至今三十多年来,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化,体系渐趋完善,得到了多数干部、教师、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拥有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涌现了多个以县为单位及以市区为单位的素质教育教改实验区,在理念更新、教改内容、体制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改革实验,积累了丰富的教改经验;素质教育风生水起,新教改模式,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教育教学实践中像北京十一学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清华附小等典型案例及创新成果也层出不穷,应当说成效是显著的。
目前素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还是很大的。高考招生制度作为指挥棒对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仍然很大,义务教育质量评估仍无法可依,社会功利大潮还在裹挟着校长、教师及广大家长在“应试”小道上奔跑,劳动人事制度及社会就业渠道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还在促使广大学生挤“高考独木桥”。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素质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素质教育既要坚持,更要“发展”,而且今后一段时间应在“发展”上下大功夫。有发展才会有活力,有发展才会有作为,有发展才会有成效。关于如何发展素质教育,我提出下面五点建议。
一是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建设,以素质教育理论的正确、清晰、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去引领素质教育的发展。二是加强各级政府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和推动去发展素质教育。古今中外凡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无一不是由国家(政府)使用公权力推动取得成效的,这种推动不应是暂时的、短期的,而应该是持续的、长期的,不仅应是中央的,也应是地方的。例如,高考改革难度很大,迫切需要化解整个社会在教育问题上的功利主义大潮;另外,开辟大学招生在高考体制外入学的渠道,也迫切需要提上议事日程;每年数十万计的低龄学生出国留学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迫切需要制定政策予以引导和疏解。这些都是需要政府运用公权力来解决的。三是加强或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保障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法,在义务教育阶段限制、降低被应试竞争附加进来的功利性、竞争性、选拔性、淘汰性一类的活动要求,逐步解决“过度教育”的问题,依法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考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与提高民族素质上下功夫。四是进一步明确政策,突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个重点来发展素质教育。“没有重点便没有政策”,要认识并确立“九年影响一生”的理念。从小学到初中这九年是长身体、长知识以及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德智体美诸方面为人生奠基的黄金阶段。紧要的是九年!重点是九年!九年影响一生! 要集中力量,下大功夫办好九年义务教育。五是以加强督导评估为抓手发展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既要督政,也要督学,尤其要加强教育质量评价(当前是薄弱环节)。每年都要制订督导评估计划,落实到校,并写出督导评估报告,予以公示。不断树立先进典型,不断推广先进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着重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让我们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有胆、有识、有责任担当,把“发展素质教育”这件大事做实、做好。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七期
责任编辑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