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刘林:以协同加快转型,构建民办教育发展全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2/2/23 10:18:30 已阅读:1115 次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列表

640.jpg

刘林,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一、加大外部协同力度,营造良好环境

民办学校与家长、社区、公办学校的关系,是影响民办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办学校要协调好与家长、社区、公办学校的关系,在社会公益属性方面充分发挥功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在为社会做公益贡献的同时为今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同发展。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是国家的方针政策。长期以来,民办教育在增加教育机会、满足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共同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公办、民办学校虽然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但在总体上是共建良好教育生态的伙伴关系,而且良性竞争对双方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但是,过去一个时期内,一些民办教育机构被资本裹挟,背离社会公益属性,采取非理性、逐利化、不规范的盲目发展方式。这不利于公办、民办学校伙伴关系的建立,会给民办教育整体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民办学校必须回归公益属性,回归育人初心,摆正发展心态,依法依规发展,做教育生态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同时,民办学校应对自身在地方教育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和定位保持清醒的认识,有所为、有所止,不盲目攀比,不盲目追求规模和规格上的“高大上”,把办学质量和社会贡献作为立校之本,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中彰显特色和个性,与公办学校一起各显其能、良性竞争、互补共赢、协同合作,共同服务于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2.学校育人与家庭育人协同发展。家庭和学校都肩负着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构建良好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对民办学校的发展尤为重要。家长口碑、社会声誉是学校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土壤。民办学校应主动构建家校沟通联系机制,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校需要主动敞开校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理念、育人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和认同度。特别是中小学校,要组织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进行精准化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不同阶段家庭教育的认知,推动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

3.学校与社区协同发展。学校和社区是紧密的伙伴,民办学校要和所在的社区、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共建共享。民办学校应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例如红色文化、历史名胜、非物质文化、地方产业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民办学校应积极投入社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地方重大活动,共同创造宜居宜学的美好环境。尤其重要的是,民办高校要积极对接地方产业,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有条件的学校还应适当开放学校的场馆设施,与社区资源共享,为居民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二、创新内部协同模式,提升发展质量

获得高质量发展是民办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需以教学工作为核心,在内部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关系,持续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学校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1.教学和研究协同发展。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校外培训机构,高质量的教学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引领教学改革,打造教学特色和品牌。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加大研究经费投入,设立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建立保障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学研究的文化氛围,保障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开展教学研究。有条件的学校要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研究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教学名师,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2.教学和科技协同发展。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民办学校需要适应和融入未来教育的新形态,以“新科技”驱动“新教学”。一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学校管理,重视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数字化资源中心等“新基建”,建立一体化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推动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革新;二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营造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环境,助推课堂革命;三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和评价,通过大数据分析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教师教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四是要不断丰富在线教育内容,积极开发数字化课程和特色化在线教育项目,将教育的规模化和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

3.教学和产业协同发展。我国民办学校的经费来源较为单一,经费保障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投入需要不断增加,民办学校必须重视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扩大经费来源渠道。民办学校一方面要提高科研能力,加大应用型科研项目、教育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兴办相关校办产业,以学校产业反哺教学;另一方面要做好社会服务,基于自身学科专业优势,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与地方产业形成深度融合,通过社会服务获得收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撑。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已探索出大量宝贵经验,我们期待新时代民办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协同发展方面闯出一条新路,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2年1月D版总第1166期

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网站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7023号-1
湖南中虎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417号

0731-82561769 / 8441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