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公办民办校同步招生彰显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2020/3/16 10:21:06 已阅读:198 次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列表

日前,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陆续发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相关意见规定,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测评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同步招生是“全赢”之举

民办招生不“选优”、不掐尖,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育分”,只是义务教育全部选项中一个部分,并非全部,更不能替代全部;“育人”,才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不在于生源竞争,而在于办学特色与教育质量的竞争。真正卓越的教育,是“有教无类、人人成才”的教育,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而不是选择所谓优质生源,择生而教。

教育改革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特征,不是局部的小修小改。长期以来,民办学校的招生办法,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被“应试”裹挟着,也被一众培训机构所钻营。竞争越来越前移,连学龄前孩子甚至襁褓里娃娃的家长都不淡定,都要焦虑。在今天出台的政策里,民办学校不提前组织学生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测试、测评、学科练习、面试或面谈,招生录取不与任何培训机构挂钩。这样的“三不”承诺,或将成为减负的一个重要治本之策;对根治已经异化的“成材竞争”法则,也将是釜底抽薪之举。

公民同招,不仅是“双赢”,而且是“全赢”。赢在有利于留住优质对口生源,赢在为公办学校提供更强劲的发展动力,还赢在民办学校可以更一心一意在特色发展上作出探索,更赢在教育公平能真正有效落地。因为,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百姓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怎么招生、怎么办学,老百姓时刻紧盯着。

(作者王蔚,原载《新民晚报》,有删节)

摇号招生重建教育生态

从免试就近入学、公办民办同招到超额民办摇号,招生入学新政在“本原”“公平”与“综合”三个方面,重新建立起三重“生态平衡”。不论是学子、学校还是机构,新的教育生态系统,“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本原,是大自然的返璞归真,对于教育而言就是远离功利、回归本位。曾几何时,从超前到掐尖,教育生态系统被破坏,办学竞争演变为招生竞争,“教好”学生不如“招好”学生。有人甚至想象“小升初”也全面考试,事实上其结果无异于压力不断前置,竞争无限提前。新一轮招生入学改革,明确发出强烈信号:尊重学校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模。不选择生源,也不拔苗助长,更不过早竞争,有教无类同时又因材施教,在重新划定的同一条“起跑线”上,真正比试学校教书育人的内涵功力。

共享教育公平,对于公办校、民办校是如此,对于学生也是如此。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不仅仅停留在“有学上”,更在于“上好学”,也就是在义务教育均衡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的质量公平。从学校类型看,公办为主、民办补充,公民办协调发展,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从学生类型看,满足老百姓多样化教育需求,让不同类型的学子都能上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将孩子及其家长从应试的“死循环”中解放出来,投入真正符合良性生态意义的素质教育“大循环”。

综合,是在整个地球生态的全生命周期中,让各个生态子系统达到再平衡。教育改革和发展至今,正在全面导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最终结果。以上海为例,多年来,上海根据国家“综改”部署,不断实施“教、考、评”联动改革。从绿色指标评价、二期课程改革到前年肇始的“公民同招”,上海教改循序渐进、蹄疾步稳、水到渠成,取得一系列制度性成果,此次招生大改革同样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它必将引发教育全行业生态的整体变化,让某些助长焦虑、投机逐利的校外机构再无立足之地,被自然而然地淘汰出局。

(作者徐瑞哲,原载上观新闻,有删节)

全面摇号 “摇”出教育公平

首先要说的是,这项新政策兼顾的是基础教育的公平与质量,这是一个鲜明的导向。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大力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而同步招生、摇号入学的初衷,正是为了教育的均衡化,可以“摇”出最大的公平。

此前多年,一些民办中小学招生,往往是通过笔试、面试、面谈等形式“掐尖”,或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通过各种学科竞赛、考试排名等方式进行选拔的。依赖这种“掐尖招生”所积累的生源优势,这些民办学校不断做大做强,又对一些公立学校构成了“碾压”态势。这种非对称的竞争,既不公平也不健康,还加剧了家长们的焦虑。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摇号无疑是在更广层面上的一种相对公平的办法,能够较好地起到合理调节学校资源、生源去向的作用。毕竟,摇号的最大特点就是随机性,在程序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每个孩子无论家庭背景、成绩如何,都有机会以相同的概率被抽中,这既可以避免好学生在同一个学校扎堆的情况,又可以避免一些学区房的炒作,同时,那些以幼升小、小升初为主要业务的培训机构,也将失去招生的最大幌子。

万变不离其宗。其实,对于教育来说,无论招生的形式如何变化,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宗旨不能变。民办中小学失去了以往靠“掐尖”取得优质生源的优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倒逼民办学校通过扎实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来提升吸引力。当然了,那些真正教学质量过硬的民办学校,必将更加引人注目。

(作者洛谭,原载《洛阳晚报》,有删节)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16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责任编辑 胜利

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网站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7023号-1
湖南中虎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417号

0731-82561769 / 84411848